早在中古时期,即为世人所熟悉。鼠尾草又名洋苏草,因为其花穗如同鼠尾而得名。它的学名Saivia,拉丁语就是"拯救"的意思。自古以来,欧洲人就广泛的使用鼠尾草来治疗疾病,在东方茶叶未传入欧洲前,欧洲人便普遍冲泡鼠尾草来保健。鼠尾草有多重保健功效,因此被称为“智慧”之草。
芳香鼠尾草在欧洲是使用相当广泛的一类香草,也是十分古老的药用植物,已有1000多年的药用历史。鼠尾草,亦称洋苏草、普通鼠尾草(common sage)或庭院鼠尾草(garden sage)。唇形科(Lamiaceae)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,学名为Salvia officinalis。干叶或鲜叶用作多种食物的调味料,特别是用于香肠、家禽和猪肉的填料。
芳香鼠尾草植株灌木状,高约60公分(2尺)。叶片广椭圆形,具短绒毛,灰绿至白绿色,粗糙或具细皱。花有紫色、粉红色、白色或红色,因品种而异。有香气、稍具刺激性。用其叶片泡的茶,很久以来一直用作为补药。中世纪欧洲认为鼠尾草能增强记忆和增进智慧。
芳香 鼠尾草,多年生草本, 植株呈丛生状,叶对生长椭圆形,色灰绿,叶表有凹凸状织纹,香味刺鼻浓郁,夏季开淡紫色小花,生长强健,耐病虫害。花期一般在4~10月。
喜温暖,阳光充足的环境,不择土壤,耐干旱,但不耐涝,特别喜石灰质丰富、或沙性、排水良好的土壤,极寒冷地区作一年生栽培。
自希腊、罗马时代即被称为万灵丹,具有抗菌、助消化、强身、安定精神、退热等功效,还可帮助回复期的病人早日恢复。中古时期人们用鼠尾草的汁液来帮助妇女分娩,缓和妇女经痛或消除更年期的障碍,是消化系统的补药。其汁液也可作为沐浴用品。
清热利湿;活血调经;解毒消肿。主黄疸;赤白下痢;湿热带下;月经不调;痛经;疮疡疖肿;跌打损伤
1.光照:喜温暖的环境,较抗旱,生长期温度在12~25度。
2.浇水:耐寒性一般,不喜水涝,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,土壤过湿透风不利时易发生烂根。一般浇水频率控制在10天左右浇一次为宜,夏季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。
3.施肥:比较喜肥。除种植时施足基肥外,还需在生长期进行追肥。花期应补充磷钾肥。
4.病虫害:生长强健,香味浓郁刺鼻,故一般虫害较少。病害方面应注意预防立枯病。
5.繁殖方式:可用播种繁殖法,一般7月即可采种,来年4月播种。扦插繁殖更容易,在春秋两季扦插为宜,扦插时选用饱满的嫩枝作插条,扦插后浇透水,10~20天可生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