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益母草简介

  • 发表时间:2014-06-30    |   | 点击数43
  • 益母草,又名:蓷、茺蔚、坤草、九重楼、云母草、森蒂[1] ,拉丁学名:Leonurus artemisia (Laur.)S. Y. Hu F,为唇形科、益母草属植物,夏季开花。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,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,生用或熬膏用。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,生于山野荒地、田埂、草地等。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, 味辛苦、凉,活血、祛淤、调经、消水,治疗妇女月经不调,胎漏难产,胞衣不下,产后血晕,瘀血腹痛,崩中漏下,尿血、泻血,痈肿疮疡。
    益母草有利尿消肿、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,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。
    益母草可全草入药,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,益母草含益母草碱、水苏碱、益母草定、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、氯化钾等。
    益母草制剂有兴奋动物子宫的作用,与脑垂体后叶素相似,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,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,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。 

    1.益母草简单介绍
    中文学名 拉丁学名
    益母草 Leonurus artemisia (Laur.) S. Y. Hu F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
    合瓣花亚纲
    管状花目 唇形科
    野芝麻亚科
    野芝麻族 益母草属

    益母草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有于其上密生须根的主根。

    茎直立,通常高30-120厘米,钝四棱形,微具槽,有倒向糙伏毛,在节及棱上尤为密集,在基部有时近于无毛,多分枝,或仅于茎中部以上有能育的小枝条。[2]

    叶轮廓变化很大,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,基部宽楔形,掌状3裂,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,通常长2.5-6厘米,宽1.5-4厘米,裂片上再分裂,上面绿色,有糙伏毛,叶脉稍下陷,下面淡绿色,被疏柔毛及腺点,叶脉突出,叶柄纤细,长2-3厘米,由于叶基下延而在上部略具翅,腹面具槽,背面圆形,被糙伏毛;茎中部叶轮廓为菱形,较小,通常分裂成3个或偶有多个长圆状线形的裂片,基部狭楔形,叶柄长0.5-2厘米。[2]

    花序最上部的苞叶近于无柄,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3-12厘米,宽2-8毫米,全缘或具稀少牙齿。轮伞花序腋生,具8-15花,轮廓为圆球形,径2-2.5厘米,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花序;小苞片刺状,向上伸出,基部略弯曲,比萼筒短,长约5毫米,有贴生的微柔毛;花梗无。
    花萼:
    花萼管状钟形,长6-8毫米,外面有贴生微柔毛,内面于离基部1/3以上被微柔毛,5脉,显著,齿5,前2齿靠合,长约3毫米,后3齿较短,等长,长约2毫米,齿均宽三角形,先端刺尖。
    花冠:
    花冠粉红至淡紫红色,长1-1.2厘米,外面于伸出萼筒部分被柔毛,冠筒长约6毫米,等大,内面在离基部1/3处有近水平向的不明显鳞毛毛环,毛环在背面间断,其上部多少有鳞状毛,冠檐二唇形,上唇直伸,内凹,长圆形,长约7毫米,宽4毫米,全缘,内面无毛,边缘具纤毛,下唇略短于上唇,内面在基部疏被鳞状毛,3裂,中裂片倒心形,先端微缺,边缘薄膜质,基部收缩,侧裂片卵圆形,细小。[2]
    雄蕊:
    雄蕊4,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,平行,前对较长,花丝丝状,扁平,疏被鳞状毛,花药卵圆形,二室。
    雌蕊:
    花柱丝状,略超出于雄蕊而与上唇片等长,无毛,先端相等2浅裂,裂片钻形。花盘平顶。子房褐色,无毛。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,长2.5毫米,顶端截平而略宽大,基部楔形,淡褐色,光滑。花期通常在6-9月,果期9-10月。[2]
    2生长习性
    益母草喜温暖湿润气候,喜阳光,对土壤要求不严,一般土壤和荒山坡地均可种植,以较肥沃的土壤为佳,需要充足水分条件,但不宜积水,怕涝。生长于多种环境,海拔可高达3400米。[2] 野荒地、路旁、田埂、山坡草地、河边,以向阳处为多。[3]
    3分布情况
    产中国各地;苏联,朝鲜,日本,热带亚洲,非洲,以及美洲各地有分布。
    4变种分类
    益母草可分两变种。一为原变种 var. artemisia。二为白花变种 var. albiflorus (Migo) S. Y. Hu, l. c. 381.1974——Leonurus sibiricus Linn. var. albiflorus Migo in Journ. Shangh. Sci. Inst. III, 3: 7. 1935,又名白花益母草(福建南平)、野毛草、油麻松(广西阳朔),与原变型不同仅在于花冠白色,产江苏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及四川。[2]
    5.益母草的作用与功效
    益母草全草入药,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(Leonurin),内服可使血管扩张而使血压下降,并有拮抗肾上腺素的作用,可治动脉硬化性和神经性的高血压,又能增加子宫运动的频率,为产后促进子宫收缩药,并对长期子宫出血而引起衰弱者有效,故广泛用于治妇女闭经、痛经、月经不调、产后出血过多、恶露不尽、产后子宫收缩不全、胎动不安、子宫脱垂及赤白带下等症。据国内报道近益母草用于肾炎水肿、尿血、便血、牙龈肿痛、乳腺炎、丹毒、痈肿疔疮均有效。嫩苗入药称童子益母草,功用同益母草,并有补血作用。花治贫血体弱。子称茺蔚、三角胡麻、小胡麻,尚有利尿、治眼疾之效,亦可用于治肾炎水肿及子宫脱垂。白花变型功用同益母草。
    药方选录
    ⑴治痛经:益母草五钱,元胡索二钱。水煎服。[7]
    ⑵治闭经:益母草、乌豆,红糖、老酒各50克,炖服,连服一周。
    ⑶治瘀血块结:益母草50克,水,酒各半煎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闽东本草》)
    ⑷ 治难产:益母草捣汁七大合,煎减半,顿服,无新者,以干者一大握,水七合煎服。(《独行方》)
    ⑸治胎死腹中:益母草捣熟,以暖水少许和,铰取汁,顿服之。(《独行方》)[7]
    ⑹治产后血运,心气绝:益母草,研,绞汁,服一盏。(《子母秘录》)
    ⑺治产后恶露不下:益母草,捣,绞取汁,每服一小盏,入酒一合,暖过搅匀服之。(《圣惠方》)
    ⑻妇人分娩后服之,助子宫之整复:益母草45克,当归15克。水煎,去渣,一日三回分服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[7]
    ⑼治尿血:益母草汁(服)一升。(《外台秘要方》)[7]
    ⑽治肾炎水肿:益母草50克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[7]
    ⑾治小儿疳痢、痔疾:益母草叶煮粥食之,取汁饮之亦妙。(《食医心镜》)[7]
    ⑿ 治折伤内损有痪血,每天阴则疼痛,兼疗产妇产后诸疾:三月采益母草一重担,以新水净洗,晒令水尽,用手捩断,可长五寸,勿用刀切,即置镬中,量水两石,令水高草三、二寸,纵火煎,候益母草糜烂,水三分减二,漉去草,以绵滤取清汁,于小釜中慢火煎,取一斗如稀饧。每取梨许大,暖酒和服之,日再服,和羹粥吃并得。如远行不能,将稀煎去,即更炼令稠硬,停作小丸服之。或有产妇恶露不尽及血运,一两服即瘥。其药辣疗风益力。无所忌。(《近效方》)[7]
    ⒀ 治疔肿至甚:益母草茎叶,烂捣敷疮上,又绞取汁五合服之,即内消。(《圣惠方》)[7]
    ⒁ 治妇人勒乳后疼闷,乳结成痈:益母草,捣细末,以新汲水调涂于奶上,以物抹之,生者捣烂用之。(《圣惠方》)[7]
    ⒂ 治疖子已破:益母捣敷疮。(《斗门方》)[7]
    ⒃ 治喉闭肿痛:益母草捣烂,新汲水一碗,绞浓汁顿饮;随吐愈,冬月用根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[7]
    ⒄ 治马咬:益母草细切,和醋炒,封之。(孙思邈)
    治子烦妊娠因服药致胎动不安有似虚烦不得卧者益母100克(洗 焙),上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弹子大,每服一丸细嚼煎人参汤送下。(《妇人良方》益母丸)
    6.毒性
    益母草毒性很低。以益母草浸膏饲喂孕兔,虽引起流产,但对体温、呼吸、心率皆无影响,亦无其他中毒观象。益母草总碱给家兔每日皮下注射30mg/kg,连续2周,对进食、排便和体重均无影响;小鼠籍脉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572.2土37.2mg/kg。由于其毒性低,而作用强度不及麦角制剂,故临床应用时可适当增加剂量。芜蔚子如1次服用在30克以上,可在4-6小时内发生中毒现象,如全身无力,下肢不能活动,周身酸痛,胸闷;重者有出汗,并呈虚脱状态。小鼠静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的半数致死量为30-60g/kg。小鼠静脉注射益母草总碱的半数致死量为572.2±37.2mg/kg。益母草能导致过敏反应,患者出现皮肤发红、胸闷心慌、呼吸加快。过量服用益母草膏后能出现腹泻腹痛,临床上也有益母草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。


上一篇:益母草鸡蛋补血汤的做法
下一篇:自制哈根达斯香草冰激凌

分享到:
相关资讯
精彩图库
  • 入门
  • 资讯
  • 生活
  • 专题